再见,微信公号;你好,github pages

再见的理由

近乎无敌的微信用户量,使得微信公号对读者的意义不言而喻。较早时起,中文检索,我会先在微信内做,可以理解为,微信内的人,是文章质量的一个核心判断参数。所以,肯定会继续看微信公号,但所订阅号,早已从上百删减到20几个。稍降低安全隐患,使用海外版wechat。
在号称RSS已死的时代,日常所需的信息量,于我,还是放在RSS这种手工活里。

对读者好,并不意味着对作者好,说再见,是以作者身份。
上个学期的OKR,给自己挖了工作日每天一推送的坑,回顾起来,还好填满了。
作为写了百篇以上公号的作者,说再见的理由有两个:

  • 无敌的审查,很多人遇到过,你有敏感词,但你不知道哪个就敏感了;
  • 数据格式与掌控问题。不支持markdown几乎也就不具备网络通用性,无法迁移,而一旦文章成库,微信内的菜单结构化程度实在太低。本质上,公号依旧是信息流的平台。

所以,公号,作为引流继续,学院的事情转到github。

新生的东西

学院网站;学院正式通知、文件的发布与互动,都在这里。

荣誉文凭人文项目 ,语言文化和原典项目,待建

**公共说理口述历史书院视点银杏讲坛 ,模拟法庭,社会创新,待建。
**

更友好观众,同系列设置为同模板。
便于日后协作维护,同时避免逾流量,每个网站单独为一个repo,但这同时意味着……维护工作增多了几倍。
该说明作为架构与关系的解释。

本次迁移,一并新建这个挂名“无余说”的主页。学院发布是什么,背后的为什么,则在这里;个人主页单独成库,一并免去了微信同一平台公私混淆的问题。

选择github pages与hexo next的原由

github pages,作为github官网项目:

  • 静态页面,够稳。
  • 借此推动更多师生进入github。
  • 开源精神,尽管被微软买下,最大开源基地,总是这里。从各种敏感词解放出来。
  • 数据自控,多云端备份,随时迁移重建,markdown格式通用。

hexo next,风格简单,没特别理由。

教程资料

使用学校i.pkuschool.edu.cn到Github注册,进入北大附中,找小伙伴。

  • github官方教程
  • 依据hexo官网安装hexo;从hexo作者这里理解设计思路,很多疑难,从源头最迎刃。
  • 依据Next主题安装主题,教程太多,且需要单独安装的脚本极少,不重复造轮子,自行Google即可。Next作者已经不再维护,主程现在貌似是一个俄罗斯人,有需要翻局域网的tele群组,Issue响应速度蛮快。昨天hexo-symbols-count-time文章字数失效,几分钟开发者就说明了原由给了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