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们成了没有课的学院
每周每周
这一年的第19周,使用周序数,做每周一些事情的记录分享。
其实,这两周的节奏,因为在github从0到1新建学院的各项,commit记录其实已经可以说明。
但,如之前文章所说,学院网站呈现是什么,这个个人网站,陈述为什么。
所以……
为什么我们成了没有课的学院
学院在做岗位设置,本周未能二审,但整体框架已经确认。一言以蔽之:项目化。
从课程开始,学院所有事情,终于启动全线进化到项目。
学院介绍内,我说这个学院是一个一直在突破、建构的学院。四个字,于我,无半分虚飘。
专书阅读,从十年前我一个人在国际部开始,到博雅四五人,到北大附中高中语文组英语组;无论之后如何调整,无论归属到哪个学院,方向总在;
技术平台,从五年前我一个在一个班开始使用O365,到博雅四五人,到全校一起;
这一切,如鱼饮水。
背后的动力,一言以蔽之:更新。
无论我,无论博雅的老人,无论进入或离开的博雅的谁,没有更新,就没有一切。
贬义说,更新,即折腾。
当全校大多课程都已经开始线上yammer,博雅,或者也该前行了。
课程和项目是进化关系吗?
我的答案:是。
理由:项目是以真实生活的问题作为起点,以解决问题的成果作为结束;课程则来自书本、置于学科、又往往归于考卷。
做项目自然需要读书,但读书却并非项目。
甚至,强调项目的一个意图,恰恰是将读书的纸上行为,推到做些事情的生活情境。
说到底,我们所读之书,无非前人做事的纸化;
前人以手指月,以书言事;后世拘牵,忘了起点,视书本典籍为圣物,无非错认他乡,混淆指月。
没有月亮的果,所谓项目,就只是假话;
所以,书院视点的诸篇特稿,写展、写自习、写座位……手法技巧的价值,在冰山之下;打动读者的,是附中学生真实的生活学习状态。
模拟法庭的讲座,目的是我们能在所讲内容的支持下,自行开庭;开庭的展示,才是成果。
讲坛的演说技巧,是后台辛苦;前台的一席之说,TED之讲,才是成果。
公共说理如果一直不能出有社会影响力的稿子,公共就只能是内部的公共,说理也只是校内的游戏。
北大附中口述史,要的,也是集体记忆的文字呈现。
……
读书不是无用之用吗?
对;但同时,我们也一直有学以致用之说。
所以,某些文字,某一成说,总不可拘牵。阴阳上下美恶是非,相生相克,无一不能对举;当然,也包括本句。
所以,当年庄周说,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
语言是一环,而已。
我们有的,从来只是一个:选择。